【坚峰视角】政策与市场共驱下的智能短途出行崛起之路
自五部门今年8月联合发布《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来,截至 2024 年 11 月 19 日,全国所有省份均出台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根据德勤数据预测,2024年电动两轮车行业62.1%的消费需求来自于替换需求。
2024年大力推行的“国补”也是在拉动各行各业的以旧换新,旨在通过拉动内需,支持关键领域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来应对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2025年继续推进相关政策,可以想见,新能源领域必定受到重点关注。
从国内行业整体格局来看,近年来电动两轮车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2023年销量高达5,500万辆,年增长率达到9.78%,过去几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10.57%。电动三轮车方面,同样表现不俗,2023年销量约1,400万辆,保有量已突破9,000万辆。
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消费者对于短途便捷出行工具的持续需求,以及行业在技术、品质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不断进步。
环球同此凉热,从全球范围来看,未来数年智能两轮三轮车市场有望迎来显著增长。预计在2024年至2030年期间,全球市场规模将以年均4.63%的速度稳步扩张,这一增长趋势背后蕴含着多重驱动因素。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微型SEV凭借其灵活小巧的身形、便捷的停车优势以及较低的出行成本,成为城市短途出行的理想选择,满足了人们对于高效、快速通勤的需求。
另一方面,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促使全球各国纷纷出台鼓励绿色出行的政策法规,微型SEV作为零排放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消费者的青睐。
数据来自:艾瑞咨询
聚焦中国市场,其增长潜力同样不容小觑。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SEV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国内,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等智能两轮车品类已经广泛普及,并且随着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市场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消费者对于车辆的续航能力、安全性能、智能操控以及个性化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陈出新。
数据来自:艾瑞咨询
作为行业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坚峰科技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抢抓行业发展机遇,其一提升产品品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坚峰SEV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其二拓展海外市场,面对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的扩大,积极布局,以“质价比”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尤其是欧洲、中东、南美、中亚和东南亚市场。
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及中国的智能两轮三轮车市场在接下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出口潜力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坚峰科技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和优质产品,助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