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电动车管理办法整理——打通最后一公里

作为智能短途出行领域的创新者,坚峰始终关注电动二、三、四轮车的发展与管理。电动车辆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关键工具。

 

但是,随着电动车辆的普及,交通安全、管理规范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差异化的管理办法。坚峰梳理了全国各省市的相关政策,为行业发展和用户出行提供参考。

 

01 政 策 背 景

 

电动二、三、四轮车因其价格低廉、使用便捷,成为许多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重要出行工具。然而,由于部分车辆不符合国家标准、驾驶者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为此,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差异化的管理办法。

 

从推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动车辆的管理应当着重保障安全,与此同时,充分兼顾民众出行的便利性以及环保方面的需求,以此促进整个行业向规范化方向迈进。

 

02 全国各省市管理办法

 

1、北京

 

政策:严格禁止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上路。合规电动三轮车可以正常上“京C”摩托车牌照,车有牌、人有证可合法上路。但只能在六环外行驶,六环内仍然禁止通行。

 

具体规定:截至2023年10月19日,西城区累计淘汰违规电动三四轮车18,546辆,总淘汰进度达 84.35%。 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全市全面禁止上路行驶,禁止在公共场所停放。违规车辆一经发现,将被扣车并罚款。

 

管理原因:北京交通运行压力大,早早实行分类、限行等管理措施,违规低速电动车交通安全隐患大、管理难度高,好在保有量明确可控,所以能最早做到全面禁行。

 

2、上海

 

政策:自2025年1月起,禁止电动车、三轮车和四轮车进入城市核心城区和高速公路。只有符合安全标准并经过审批的电动车、三轮车或四轮车才能在限定的区域内行驶。

 

具体规定:所有电动车、三轮车和四轮车必须悬挂合法的号牌才能上路行驶。电动自行车需要上绿色电动自行车牌照,电轻摩上蓝牌,电摩和电动三轮车上黄牌。合规车辆禁止非法改装、违规载人,驾驶者和乘客军需佩戴头盔。

 

原因:截至2024年4月底,上海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为1200万辆,保有量大,无法全面禁行,所以分类、分区域逐步管理。

 

3、天津

 

政策:黄牌电动自行车2022年5月8日起全市禁止通行,对违规的电动三轮、四轮、老年代步车设置过渡期,过渡期内行驶、运营应当符合相关规定。

 

具体规定:禁止生产、销售违规低速电动车,禁止利用违规低速电动车从事客运、货运经营。本市既有违规低速电动车过渡期调整为2027年4月30日。

 

原因:天津早在2021年就禁止在市域范围内生产、销售非标低速电动三四轮车,源头已经卡住,没有新增途径,相对来说更好管控,所以对于既有车辆设置 3 年过渡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有车主的出行需求,同时逐步淘汰违规车辆。平衡交通管理与老年人出行需求。

 

4、山东

 

政策:地区之间政策松紧度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允许上牌,但严格管理。

 

具体规定:济南——禁止违规低速电动车在市区主干道行驶,郊区允许使用;青岛——禁止违规低速电动车在市区上路,郊区部分区域允许使用;潍坊——允许违规低速电动车上牌,但需符合地方标准;滨州——2023年10月23日前购买的违规低速电动车设置过渡期至2025年12月31日,过渡期内可在限定区域、限定时段驾驶,2026年1月1日起,四环以内全时段禁行。

 

原因:其一如潍坊等地是低速电动车的重要产地,当地有众多低速电动车企业,这些企业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税收、就业机会和 GDP 增长。其二在偏远县城、山区农村等地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居民出行选择有限,低速电动车成为很多老年人、短途出行者及低收入群体的重要出行工具。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产业发展需求和老年人出行需求,政策相对宽松。

 

5、河南

 

政策:部分地区允许上牌,但严格管理。

 

具体规定:郑州——悬挂黄色临时备案号牌的超标电动车延长过渡期至2024年12月31日,禁止违规低速电动车在市区上路,郊区允许使用;商丘——2024年12 月1日起,对市区电动自行车实施规范管理,不合规的电动车三个月内申请临时号牌,设置三年的过渡期;许昌——建成区内禁止生产、销售 “超标电动车”,对超标低速电动设置过渡期至2027年10月31日;邓州——对低速电动车,借助警保合作模式,由保险公司承保后,免费登记备案,给予路权。

 

原因:与山东情况相似,商丘等地有较为发达的低速电动车产业,且部分县级市违规低速电动车保有量上万,兼顾老年人出行需求与交通安全,部分地区循序渐进温和管控。郑州、洛阳等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较为密集和便捷,对低速电动车的依赖较小,相对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6、江苏

 

政策:大部分地区发布过管理政策,严格限制电动二、三、四轮车上路。

 

具体规定:南京、镇江、无锡、宿迁、扬州——过渡期结束后,未对超标电动车采取禁行管理,默许继续上路;苏州——自2024年3月26日起,过渡期满后仍上道路行驶或者超标且未申领临时信息牌的电动两轮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罚款。

 

原因:大部分地区超标电动车保有量大,若强制淘汰,可能会引发较大的社会矛盾,考虑到民众的出行需求和实际情况,不宜采取过于激进的措施。苏州早在2019年便出台了严格的电动车管路办法,几年下来逐步落实全面禁行。

 

7、浙江

 

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浙江省所有的非标电动自行车过渡期截止,超标电动车禁止上路。

 

具体规定:杭州萧山——全力推进 “以换代充” 换电模式,引导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超标电动车管理淘汰;嘉兴——集中走访电动车经销门店,防止不符合标准的车辆流入市场,针对违法上路的低速电动车,按照 “首违告知劝导,二次分类处置,三次处罚” 的原则;温州、台州、舟山——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集中行动,查处非法改装行为。

 

原因:浙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各地级市均有支柱产业、经济发展较好,低速电动车属于劳动力密集产业,在当地并无产业集群,故城市管理目标明确,管理手段充分考虑市场化影响。

 

8、广东

 

政策:禁止违规电动车上路,禁止改装、加装电动车上路,车主可能受到500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具体规定:广州——2024年12月30日起,《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严查超标、改装电动车,公安交管予以扣留、罚款、注销登记等处罚;深圳、东莞、佛山——对电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包含扣留、罚款等处罚。

 

原因: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且交通违法乱象日益凸显,2024年6月至8月广州发生了电动自行车火灾近300起,广大市民群众要求整治的呼声很高。

9、河北

 

政策:2020年前后,大部分城市禁止违规低速电动车在市区主干道行驶,保定、廊坊和张家口允许低速电动车上牌,但须符合地方标准。

 

具体规定:石家庄——禁止违规低速电动车在市区主干道行驶,郊区部分区域允许使用,但需遵守交通规则,对违规上路的低速电动车进行查处,扣车并罚款;保定——允许低速电动车上牌,但需符合地方标准,禁止未上牌的低速电动车上路行驶,对违规车辆进行查处,扣车并罚款;

 

原因:省会城市、旅游城市交通压力大,低速电动车的无序行驶容易引发安全隐患,故管理较严;个别城市考虑到现行出行需求、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因素管理相对宽松。

 

10、四川

 

政策:与河北相似,雅安、达州、广安、遂宁等城市允许部分非标低速电动车上路,成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查违规车辆、改装车辆、交通违法行为。

 

具体规定:达州、南充、遂宁、广安——禁止销售非标、拼装、改装低速电动车,2024年10月31日前购买的非标电动二轮车实施临时备案登记管理, 2028年5月31日前可全市通行,非标电动三、四轮车全面禁止上道路行驶、禁止乱停乱放。

 

原因:四川省各地区对低速电动车的管理措施因地制宜,既考虑了交通安全和城市管理的需求,又兼顾现存保有量群体的出行需求。

 

11、湖北

 

政策:湖北省六部门发布低速电动车管理措施,提出要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在用低速电动车处置办法,设置过渡期,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严格限制。

 

具体规定:武汉——禁止违规低速电动车在市区主干道行驶,郊区部分区域允许使用,但需遵守交通规则,对违规上路的低速电动车进行查处,扣车并罚款;襄阳、黄石十堰——允许低速电动车上牌,但需符合地方标准,禁止未上牌的低速电动车上路行驶,对违规车辆进行查处,扣车并罚款。

 

原因:湖北低速电动车市场规模较大,若采取过于严格的措施可能会对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带来较大冲击,设置过渡期可以给各方一定的缓冲时间,避免市场的剧烈波动,同时也为后续国标出台后的规范管理做好准备。

 

12、湖南

 

政策:整体管理较严格,严查生产与销售环节,已有存量违规车全面禁止或城区禁行及限期淘汰。

 

具体规定:长沙——严禁任何企业或个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低速电动车,禁止无牌无证的低速电动车上路,严查非法改装、超速、闯红灯等行为;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常德、郴州、怀化——与国家法规同步,2024年11月1日后,禁止违规低速电动车登记、上路。

 

原因:通过加强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的规范管理,旨在提高低速电动车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3、陕西

 

政策:以《汉中市电动车管理条例》为例,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管理对象、生产销售源头、登记管理、过渡期规定、限行规定、安全管理等内容。

 

具体规定:西安——禁止无牌无证低速电动车上路,严查非法改装、超速、闯红灯等行为,划定限行区域;汉中——2023年3月1日前在用的违规电动车设置过渡期至2026年2月28日,需备案管理,持相应驾照;咸阳——超标电动自行车过渡期将于2025年6月30日到期,超标电动车需登记上牌,禁止在城市主干道行驶,违规、未上牌电动车严查并罚款。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如西安)更注重交通效率,而经济相对滞后的城市(如安康)则更注重规范使用。作为革命老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如延安、咸阳、汉中)更注重维护政治形象和生态环境。

 

14、安徽

 

政策:安徽省将出台低速电动车管理方面的地方规章,目前以定期整治工作为主。

 

具体规定:合肥——全市范围内常态化开展电动二、三、四轮车交通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禁止无牌无证低速电动车上路,严查非法改装、超速、闯红灯等行为,划定限行区域;芜湖、蚌埠、淮北——对低速电动车实行登记管理,禁止在主干道、景区、高峰时段上路,禁止未登记车辆上路,严查违规行为。

 

原因:安徽省新能源产业发达,有充足的经济支撑管理、限制违规低速电动车,安徽省通过规范管理,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5、福建

 

政策: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在消防安全、违规停放、充电、全链条整治等方便着手规范使用,淘汰落后产能。

 

具体规定:福州——禁止无牌无证低速电动车上路,严查非法改装、超速、闯红灯等行为,划定限行区域;厦门——对低速电动车实行登记管理,禁止未登记车辆上路,严查违规行为;泉州、漳州、莆田——禁止低速电动车在高峰时段、景区及周边道路、市区主干道行驶,加强执法。

 

原因:虽然经济发展较好,但福建因地形条件复杂——山区为主,部分城区道路狭窄,并未对低速电动车实行一刀切管理,而是逐步限制,先消除低速电动车交通安全隐患,减少涉低速电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同时规范市场秩序。

 

 

03 政策趋势与观察

 

一线城市:严格限制或禁止

普遍禁止违规低速电动车上路,尤其是在市区主干道;对违规车辆进行查处,扣车并罚款;加强对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禁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流入市场。

 

 二三线城市:政策相对宽松,逐步规范化

普遍允许低速电动车上牌,但需符合地方标准;禁止未上牌的低速电动车上路行驶;对违规车辆进行查处,扣车并罚款。

 

四线城市至农村地区:政策最宽松,逐步加强管理

普遍低速电动车的使用限制较少,部分地区允许无牌上路;对低速电动车的生产、销售环节监管较弱。

 

我们呼吁用户选择合规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出行。坚峰科技支持政府加强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同时建议在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推动绿色出行与交通安全的平衡。

 

 

04 结 语

 

电动二、三、四轮车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坚峰科技作为智能出行领域的探索者,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推动电动车辆的规范化、智能化发展。

 

 

通过完善政策、加强监管和提升安全意识,电动车辆将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环保的出行选择。坚峰科技愿与各方携手,共同构建绿色、智能的未来出行生态。

 

详细介绍

More likely to be created with you